(1)用于高速工具鋼刀具粗車或粗銑碳素鋼工件時,應選用質量分數低的乳化液(如3%~5%的乳化液),也可以選用合成切削液。
(2)用于高速工具鋼刀具粗車或粗銑鋁及其合金、銅及其合金工件時,應選用5%~7%的乳化液。
(3)粗車或粗銑鑄鐵時,因為鑄鐵中含石墨,切削時石墨可以起到固體潤滑劑的作用能減少摩擦。若使用油類切削液,會把崩切屑和砂粒粘合在一起,起到研磨劑的作用,使刀具和機床導軌磨損,所以鑄鐵粗加工時一般不用切削液。
(4)作為現在主流的硬質合金刀片,一般情況下不加切削液,因為若切削液流量不足或不均,會造成硬質合金刀片冷熱不均,產生裂紋,造成刀具報廢。
,加工某些硬度高、強度大,導熱性差的特殊材料時(尤其是重切削),由于這時切削區域溫度較高,會造成硬質合金刀片與工件材料中的某些元素發生粘接和擴散現象,導致刀具迅速磨損。此時,應加注流量充足,均勻并以冷卻作用為主的切削液,如2%~5%的乳化液或合成切削液,可顯著降低切削區域溫度,提高刀具壽命。 若切削液采用噴霧加注法,則切削效果更好。硬質合金刀具使用切削液時,不能間斷使用,一定自始至終使用,否則會影響刀具壽命和工件已加工表面質量。
(5)低速切削時,刀具以硬質點磨損為主,宜選用以潤滑性能為主的切油,在較高速度切削時,刀具主要是熱磨損,要求切削液良好的冷卻性能,宜選用乳化液或水溶液。
精加工對工件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要求較高,此時除了考慮刀材質、工件材料、加工方式之外,還應考慮切削速度的變化,選用不同性能的金屬切削液。
用于高速鋼刀具精車或精銑碳素鋼工件時,切削液應具有良好的滲透能力,良好的潤滑性能和一定的冷卻性能。在較低的切削速度(小于10m/mim)下,由于在切過程中主要是機械磨損,因此要求切削液具有良好的潤滑性和一定的流動性,使切削液能快地透到切區域,減少摩擦和粘接,抑制切屑瘤和鱗刺,從而提高工件的精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值,提高刀具的壽命,此時應選用10%~15%的乳化液或10%~20%的極壓乳化液。
用硬質合金刀具精加工碳素鋼工件時,可以不用切削液,也可用10%-25%的乳化液或10%~20%的極壓乳化液。
精加工銅及其合金、鋁及其合金工件時,為了得到較低的表面粗糙度值和較高的度,可選用10%~20%的乳化液、煤油。
精加工鑄鐵時,可選用7%~10%的乳化液或煤油,以降低工件表面粗糙度值。
相關文章